饮料企业是“产品+渠道+品牌”的竞争力比拼饮料企业初创期,一款或几款旺销的产品,往往是企业攫取第一桶金的捷径。
企业规模上十亿级以后,逐步开展渠道建设和精耕细作。长期来看,饮料企业在“产品+渠道+品牌”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比拼,才是决定谁能胜出的关键。 饮料市场进入者的产品策略:“跟随趋同”分享蛋糕成长VS 创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前者风险和投入较小,对饮料企业本身的综合竞争实力要求高;后者也许对于精确定位与“护城河”有相对更高的要求。 植物蛋白饮料具有健康营养特质,未来增长空间可期由于产品本身特性,营养健康是植物蛋白饮料的绝佳诉求。然而传统植物蛋白饮料企业对于产品诉求过于宽泛,定位缺失与营销短板是限制他们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 未来植物蛋白饮料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的CAGR 大约在20%-30%左右。 行业格局分散,部分细分品类却形成独特“补丁市场”相比碳酸饮料 CR2超过八成,茶饮料CR3超过八成,果汁饮料CR3超过五成;植物蛋白饮料CR3大约三成左右,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植物蛋白饮料的细分品类众多且规模偏小。 此外,部分植物蛋白饮料单一品类往往由于原料可得性和区域消费习惯等原因市场容量有限,形成区域格局竞争相对缓和的“补丁市场”。 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寻成长契机 细分品类“补丁市场”优选护城河我们认为植物蛋白饮料有以下三方面投资机会:(1)行业快速发展,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内企业具有成长的机会和可能性。小企业通过渠道建设等取得成长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或呈现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2)细分品类补丁市场内,产品品质和品牌力构筑的坚固护城河的企业,往往盈利能力较稳定,安全边际明确;营销改善很可能带来盈利拐点;(3)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的饮料企业,未来有机会成长为行业龙头。承德露露(000848)与黑牛食品(002387)分别对应第(2)类和第(1)类投资机会。 (长江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