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黑木耳的好坏,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大的要素: 一、首先是决定木耳是否无污染、绿色、有机,这就是木耳生产的环境:水质、空气、温度、湿度等。 水质:这可以说是产出一流黑木耳的重要因素,行业内都知道,好水就出好木耳,没有好水,再优质的黑木耳品种,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会有污染!农药或者重金属都有可能,试想臭水沟里的水浇灌长大的木耳,能吃吗? 十里坪大河里的水都是清澈见底的,上游没有村庄,都是原始森林,没有任何污染,常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无论春夏秋冬都喝自己家洋井里压出来的水,现在虽然也用上自来水了,但是都是原水质,水里没加任何过滤物质,所以冬天渴了,直接从缸里舀上来喝,甜丝丝凉丝丝的,也是蛮爽的。我在村里时就几乎不喝温水,都是这样喝。 空气:流通性要好,清新的空气,氧气充足,也是优质黑木耳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木耳必须在野外生长,当地的自然环境要好。除了水质优良外,植被丰富,没有大气的污染。大棚里生长的黑木耳,可以通过技术控制形状、大小和厚度,但是它的能量是没法同野外生长的黑木耳相比的,这在外部特征上无法分辨。 天空总是那么蓝,秋天的色彩斑斓,就像一幅油画。 温度:更不必说,十里坪位于山沟里,有最适合黑木耳生长的温度,夏季温度在20至30度间,有时夜里温度能在20度以下,温差大,黑木耳的生长周期长,这样产出的黑木耳厚,口感好,营养丰富,能量无穷。 野外晾晒的黑木耳(这是2008年的图,现在的品种换了) 二、其次才是取决于黑木耳价格的卖相:品种、颜色、大小、厚度、口感。 品种:分为有筋,半筋,无筋的三种。这几年东北黑龙江、吉林最流行的品种就是黑山,但是在2014年,黑山质量下滑的比较厉害,概括下来:一是品种老化;二是由于销量大,供不应求,出于利益考虑,又要满足所有客户,难免出现劣质现象;三是雨水不足,干旱造成;四是管理不善的结果。 这几年木耳做菌种方面的技术比较普及,很多人都做自己的品种,又出来了什么汉元、大黑山等等的,都大同小异,以至于本地的品种几乎消失了。 十里坪黑木耳的主要品种就是黑山和汉元,其实这是没有筋的品种,今年大部分都出现了带筋现象。 颜色:黑木耳,当然是黑的好,发黄的品质肯定价格低廉。一面发黑,另一面发灰,瓦灰色,这都是上乘木耳的外部特征。 大小:一般木耳越小越值钱,同是一茬采摘的木耳,小的价格就会高一些,因为卖相好。但是有一点,小归小,完整、不零碎、厚度好,这样的才算好。一般黑木耳晒干后,再做下形,形状似茶叶,用直径1.2公分孔的筛子筛后,长度三四公分,这样的超市里都是一百二左右一斤的价格。 厚度:厚的木耳一般除了品种因素外,就是生长周期长,储存能量多。春木耳和秋木耳都比普通的木耳厚一些。也都很好。 口感:这主要有两种,有嚼头和没嚼头的。十里坪黑木耳的口感是第一口脆,慢慢的胶质感强,老少皆宜。 那一年的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