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历史,北方,南方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作为八闽大地的中心城市,福州在闽菜中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按照资料上的说法,福州菜是闽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说法与菜系形成理论相吻合,应该可以成立的。 菜系形成过程中,中心城市的作用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省会城市不仅是全省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贸易兴旺。政治中心带来了大量的官员,商贸发达带来了物资和需求,从而也把各地风味带了过来,在中心城市融合、提高。成都之于川菜,广州之于粤菜,福州之于闽菜都是这个道理,因此福州菜在闽菜中地位绝对高大上! 菜系的构成从菜品上说大致要有影响力强大的经典名菜,完整的宴会菜肴,基础的家常菜式和民间小吃。对于地方风味饮食的认识,一般是通过家常菜肴和民间小吃,这些基层且基本的饮食,最能体现古人讲的“味之于口有同嗜焉”要义。大菜虽然经典但无法成为常人的日常饮食,天天吃的、经常见到的才是城市味道最基本最根本的体现。我以为,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民俗特色和居民性格,早晨的菜场和街边的小吃铺是最佳地点。物产、饮食习惯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环境的随意带来性情的放松,让人们丢掉职业角色的面具,回归但各自的社会家庭角色,因此你可能看到真实的市民生活。 小吃在今天已经成为典型的休闲吃食,有学者说,小吃的诞生原本因为食物短缺带来的饥饿感,因此在正餐之外,需要一些食物来补充体力,控制饥饿对人身的折磨。当生活稍稍富裕之后,小吃开始向休闲食物转变,而且呈现愈发的精细化。不过即便是小吃在旧时代也不是老百姓天天可以享用的,偶尔吃上一次不同于家里粗茶淡饭的街边小吃,味道记忆中掺杂了太多情感因素,一般因情感变得美了,好吃的因情感变得美味非凡了。这也是我们有些时候觉得今天的小吃味道不如过去的一个原因。 安泰楼是个老字号,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大的特点是在这里可以吃到福州小吃绝大部分品种。据经理介绍说,目前有200多种小吃分季节供应,基本上把福州以及福建知名小吃网罗殆尽了。和一般的老字号面临的境遇相同的是,当地居民是很少去安泰楼的,除非是请外地的客人。客人没吃过,给什么就吃什么,味道无从比较,只有习惯不习惯、喜欢不喜欢,难以辨别好坏。大而全的模式很难做到全都好,能有几样好就很不错了;老字号很多是国营企业,体制的问题也难让员工认真投入,有些东西不好吃也就在所难免、理所当然了。我对福建小吃了解不多,我们吃的这一桌感觉还是不错的。因为是拍摄,店家加了几分注意力,按照参加比赛的标准制作的,按照福州当地的资深吃货马语者的说法就是:比平时好上许多。 福州小吃很多是米粉(面)做的,把米磨成粉做成各种点心在南方非常普遍,这种做法是南方人的智慧表现,也是北方移民饮食习性在稻米天下的南方的变异之花,这朵基于思念故乡饮食的米粉(面)之花,在南方丰饶物产呵护下,盛开天下,繁茂至今。这次在安泰楼吃到的飘香蒸芋泥,海蛎饼,安南粿,包心肉丸糕,油马耳,小虾酥,炸米粿,雪里红光饼,糟肉夹光饼,马蹄糕,榕城萝卜糕,盏糕等福州小吃,多少给上述观点做了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