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涛)由仁怀市委、仁怀市人民政府主办,仁怀市委宣传部、仁怀市(茅台)酒文化研究会等承办的“中国酒都·酱香仁怀——中国酱香酒文化高峰论坛”在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发表主题演讲《贵州经济发展与白酒产业化竞争之路》,著名白酒专家季克良作主题演讲《茅台人、茅台酒、仁怀酱香酒》,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王琦,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余泠,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分别致辞。
此次高峰论坛上,仁怀市还发表了《中国酱香酒仁怀宣言》,刘国基、季克良、余泠、房国兴、王茂才在主席台上进行了《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及未来发展》巅峰对话,就如何打造白酒品牌、提升酱香酒文化和仁怀酱香白酒的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会嘉宾们共同为贵州酱香型白酒未来发展及“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打造进行了深入探讨。 龙永图在《贵州经济发展与白酒产业化竞争之路》演讲中称,贵州在实现后发赶超之际,在本届酒博会上提出川黔联手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高瞻远瞩,对川黔白酒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平竞争的环境。”龙永图说,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地方政府不要过多干涉企业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应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实现双赢为目的。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一系列举措还要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争取国家的支持,政府要放开企业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为企业创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发展平台。龙永图说,中国高端消费群体将逐步增加,数量超过美国、日本和印度,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的产品,既要抓高端,也要形成品牌战略梯队前进,并在生产技术、质量提升上多下工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遵纪守法,打好品牌基础,实现国际化。总之,只有遵循国际标准,才能实现国际化——“利用国家化标准生产的企业,不管在山沟沟里还是在大都市,无论企业大小,都是国家化企业。”。 季克良在《酱香未来与产区建设》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用赤水河的水和粮食酿制了‘健康食品’、‘液体黄金’茅台酒,是茅台人数十年如一日努力的结果!”近年来,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合作促发展”,弘扬“利他、包容、共济”的文化,以“容天下人、卖天下酒”的胸怀,深入学习借鉴国内外酒类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共享“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机遇。这一共赢、包容、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公平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推了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季克良还表示,茅台酒酿造工艺通过网罗、筛选、平衡微生物数量品种,茅台镇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为茅台酒酿提供了酿造独有的微生物资源和气候条件,“离开茅台镇,不可能生产高品质的茅台酒”。他说,仁怀酱香白酒具备自然资源共享、生产工艺相同、企业诚信等共同的条件,仁怀酱香型白酒可以做强做大。 此次论坛上,仁怀、茅台镇的环境保护是与会人士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巅峰对话”环节,主持人汪歌向遵义市副市长余泠提问:随着大量的资本进入、大量的扩建,这种行为会不会破坏茅台镇的自然环境,会不会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余副市长回答说:当前贵州酒、仁怀酒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当前大家最担忧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总量大了市场容量的问题,第二个是总量大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关于这个总量大了市场容量的问题,经过测算不必担心,因为,2011年全国的酒是1000万千升,而贵州的酒只有20万千升,潜力很大。而环境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确保:认真做好规划和测算,赤水河适于生产酱香酒,但是它的容量一定是有限的,它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这些制约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现在也正在完善,把这个河谷究竟能承载多大酒的容量研究好。现在,投资仁怀还需要“选商”,而不是有钱就可以办工厂;对现有的酒厂改造和提升,提升它的环保水平,比如说把以前烧煤的锅炉改成烧气的锅炉有一个提升;建立园区;对小酒厂进行规划和整顿;保护了生态就保护了茅台酒和仁怀酱香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