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文化 查看内容

孙润田:传承大宋饮食文化的使者

2014-10-24 18: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06| 评论: 0

孙润田近照。          曹增军 摄

      在八朝古都开封巍峨壮观的大梁门城楼上,有一座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展示着华夏特别是大宋饮食文化的亮点,供人们尽情参观、游览、欣赏。该馆的创建人是被誉为“中原饮食文化活字典”、“八大古都文化使者”的开封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润田。

       孙润田是个“老开封”,1950年出生于鼓楼区一个四合院里。孩童时,他常到大相国寺里玩,蹭戏院、钻书棚、听段子、观把戏。饿了,他就闻闻汤锅的香味儿,瞅瞅烧饼的酥脆劲儿,咬咬自己的手指头儿,一溜儿小跑回家。孙润田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一看到精美的瓶瓶罐罐被砸碎、书画被撕毁、模具被砸烂、从‘老字号’门头上摘下的金字大匾被烧掉就心疼!”1968年,孙润田从学校来到农村,种地、拉车、教书、学唱“样板戏”。3年后返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市饮食公司。“辛辛苦苦干3年,回城当个炊事员!”孙润田一时半会儿有点接受不了地抱怨说。可他的妈妈很高兴,念叨了3天:“去吧,离嘴近!当个炊事员,不怕‘60年’!”于是,孙润田稀里糊涂地系上围裙,干上了凌晨3点就得爬起来炸油条的活儿。不要小看这个活儿,在那个缺油少粮的年代,谁家想吃油条改善生活就得赶大早去排队,有时还买不到。孙润田掌握了买油条这个“特权”后,成了街坊四邻的好帮手。“后来,我蒸过馍、干过营业员、当过会计、做过保管,还给领导当过秘书,给报刊、电台写过宣传饮食文化的‘豆腐块儿’。再后来,我走遍古城‘又一新’、‘第一楼’等‘老字号’和大小饭店,拜访了名师名匠,结识了不少饮食文化专家。百年老店的光辉史、名师们的绝招绝活儿,令我敬佩,令我赞叹!伊尹说汤以至味,赵匡胤巧烹‘太祖肉’,光绪帝驻跸开封,康有为游学汴梁,梅兰芳用膳‘又一新’,姚雪垠钟情‘炸八块’,苏永秀名震中州,侯瑞轩坐镇‘钓鱼台’……咱古城的饮食文化,那真叫‘绝’!”孙润田笑着说。从此,孙润田爱上了餐饮这一行。这一爱,从靓丽青春到满头银发;这一爱,从小巷“油条明星”到知名文化学者;这一爱,就是半个世纪。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清晨,微风拂面,清爽宜人,孙润田跑步晨练时看到路边早市旧书摊上有一本《开封食谱》。这是一本上世纪70年代初由名师苏永秀、李春芳等口述,当时的市饮食公司编写组编印的我省最早的饮食专著,每册定价1元。当孙润田拿出1元钱要买这本书时,摊主笑着说:“别开玩笑了,25元少一分也不卖。”孙润田一听,愣住了。开封饮食如此受大众欢迎,可饮食方面的书籍却如此奇缺,这与开封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孙润田坐不住了,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编撰一本关于开封饮食文化最全面、最权威的书。

        在中国著名饮食文化学者聂凤乔先生的鼓励下,孙润田开始了《开封名菜》的编撰工作,聘请饮食文化专家和名师名匠组成了一支权威精干的编撰队伍。经过广征博采、深入调查、撰写初稿、审核定稿,这部集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系统介绍600多种开封名馔佳肴的《开封名菜》于1996年12月面世。该书由著名作家姚雪垠亲笔题词,荣获中南六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开封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8年,他成功编著《风味小吃》;1999年,他编撰出版《清真菜谱》;2000年,他组织编写出版了“巧做家庭菜系列丛书”5本共80多万字。与此同时,他从文史材料中发掘整理出200多家“老字号”的珍贵资料。他说,一个“老字号”,就是一段文化;一个“老字号”,就是一部历史;一个“老字号”,就是 一座博物馆。2001年,孙润田到市文联拜访李怀发先生,认识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红学会会员赵国栋。赵国栋是杞县人,和孙润田一样爱好写作。聊起为烹饪始祖伊尹树碑立传之事,两人一拍即合。他们一同到开封县伊庄村、伊寨村寻访伊尹的遗迹,走访伊氏的后裔,到杞县空桑村挖掘宋真宗的御制碑、虞城县拜谒伊尹墓,查阅伊氏134代家谱。经历73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这部由我市著名书法家李逸野题签书名的《伊尹与开封饮食文化》终于成书,共48万字。这部鸿篇巨制不仅填补了我省饮食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多项空白,还收录了我市“老字号”的相关材料,为筹建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翰墨文物扬美名,千年肴馔乘宋风。经过精心筹备,在省、市文物、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于2007年4月20日正式成立,由创建人孙润田任馆长。

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以展示华夏特别是大宋饮食文化为主,具有突出的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该馆藏品以孙润田的个人收藏为主,也有其亲朋好友相送和群众自愿捐赠的,总计3000多件。该馆展陈类型包括展板、实物和实景。第一部分“寻根溯源,元圣伊尹”,着重介绍出生于杞县葛岗镇西空桑村的商朝开国相、中国烹饪之圣伊尹。伊尹之所以被我国烹饪界尊为始祖,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伊尹于空桑村出生后,被有莘国一女子发现,献给了有莘国国君。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时,伊尹作为陪嫁佣人跟了过去,常为商汤烹调。一次,他做了碗“鹄羹”给商汤喝。商汤喝后十分高兴,问他怎能做出如此美味。伊尹首先讲了“五味调和”的道理,又从烹饪之道引申到治国之道。商汤听后非常高兴,任伊尹为宰相。后来,伊尹助商汤灭夏,为建立商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部分“问鼎中原,东京梦华”是展示的核心,着重反映北宋东京的饮食文化、行业盛况、民间食俗及名店、名菜、名点、小吃。“豫菜庖厨集大成,宫廷名肴蟹酿橙,如诗如画八景宴,百味小吃汇东京”,就是北宋东京饮食行业盛况的真实写照。名为“老号荟萃,悉在庖厨”的第三部分重点展示开封的“老字号”和大师名厨。

“我创建的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还有几个亮点:一是充分反映了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考证考据及人文风采;二是再现历朝历代的民风民俗,让老百姓看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做饭吃饭的;三是还原开封‘老字号’和民间厨房,温故知新;四是展示经过防腐处理的各种珍贵烹调原材料,如海参、燕窝等,丰富大家的烹调知识,让人们开开眼界!”孙润田说。

该馆建成开放后,受到社会各界和各地游客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介绍开封饮食文化的一个靓丽窗口。

      秋高气爽,艳菊飘香。10月17日,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我市隆重举行。10月,孙润田在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举办了《叩问聆听·客家行摄影展》,献给前来参加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客家亲属,献给古城开封的父老乡亲……

       为办好展览,孙润田和开封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曹增军专程奔赴福建龙岩考察采风。

      孙润田说:“开封素有‘客家祖居地’和‘河洛文化沃土’之称。寻踪客家路是一条岁月时空的路,是一条感知感动的心路。我在学习探寻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感知着自己的家园——古城开封悠久灿烂的文化。”

      灿烂文化代代传,中华美味汇中原。今天,在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角吹响之际,一批热心执著于中华灿烂文化保护和传播者行动起来了,默默无闻地守望着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遗产。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的创建人孙润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创建的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不仅开通了传播华夏灿烂饮食文化的窗口,也开通了传播大宋文化的窗口,更为我们开通了实现美丽开封梦的窗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