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文化 查看内容

文化输出,大闸蟹先行了一步

2012-9-21 18: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54| 评论: 0|来自: 苏州日报

    毁坏渔网,伤害鱼类,破坏堤坝……来自中国的大闸蟹在德国河流中泛滥成灾,损失被曝高达8000万欧元。大闸蟹早在1900年就开始“移民”欧洲。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在欧陆江河横行,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生存威胁,成为德国唯一淡水蟹种。(昨日《苏州日报》)

    正当国人摩拳擦掌地准备着,期待等到“秋风起、蟹脚庠”时好美餐一顿的时候,得知大闸蟹在德国不但不遭人待见,而且是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不知让身处大闸蟹产地并且拿它当宝贝的苏州人该情何以堪?

为什么我们的宝,到了异乡却成了灾?根据报道的情况看,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德国人并不了解大闸蟹这一物种的特性,只知道它是一个长相丑陋、杀伤与破坏力强的怪东西,却不知道其实大闸蟹营养很丰富,坚硬丑陋的外壳下面实质是人间至美的味道; 二是大闸蟹对于欧洲来说都是个外来物种,因“移民”而生硬地嵌入当地生态链,势必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三是相比之下,由于国内生态环境的不容乐观,实际上对大闸蟹生长与繁殖造成了限制,而在国外部分地区因为环境优良、水质清洁,反而为大闸蟹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肥沃土壤,滋养丰厚,于是多,于是成灾,便不足为怪了。

看到这则新闻,不少人都开玩笑地说:既成灾,那赶紧请我们过去帮助烹食了它们吧。一件让认真的德国人头痛的事,在国人却是一个充满喜感的玩笑。为什么?因为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抛开生态等等的情况不说,同样是对待大闸蟹的态度,凸显出了两国之间饮食文化的大不同。

虽说在文化上不应该有高下之分,但我想舌尖上的感受全人类都是一样的。看到这新闻我们会心地一笑,其实是想说:面对这样的好食材竟不知如何利用!轻蔑之余,我们自己有更多可以反思的地方:我们一直在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多博大精深,但因为长期以来的隔阂,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于我们的文化知之甚少,或者只知道一些概念化的印象,或者只接受被媒体选择性传播的形象,而同时我们的文化输出工作做得又很不够,尤其是少有能够深入人心的方式与品种。眼面前的大闸蟹事件是一个启发:我们值得输出的文化,可能不单单是文艺表演与孔子学院,优秀的饮食文化也许更有吸引力。

教会外国人品尝大闸蟹,或者以其他不同方式让外国人领略“舌尖上的中国”,可以成为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这对他们来说,是懂得除了面包抹酱之外还有别的吃法、别的美味;对于我们而言,则是一次成功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这点上说,可不是大闸蟹比我们先行了一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