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文化 查看内容

大张旗鼓地出场,明明白白地介绍自己

2013-7-4 17: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09| 评论: 0|原作者: 宋远郊

历来农产品进市场都是不声不响地进来,无名无姓不做自我介绍。传统产品如此,新产品也是这样。过去这样做也许正常,今后就不合适了。为什么?因为产品越来越多了,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弄来弄去好坏不分,最后只好变成一锅粥,你里有我我里有你,一步一步走向衰退。这样的事还少吗?苹果枣儿和小西红柿等正在走这条熟路,能够走到哪天,只有天知道。

现在的消费者也有些愁,吃着了好产品,再买就找不着了,很难买着同样的东西。就说这草莓,它有许多品种,许多产地,许多种植者。今年买草莓有人认“张而”,张而种草莓的不是一两家吧,吃大锅饭?长久不了。再说,挂张而的名就是张而的吗?就算张而不能假冒,那质量都是一样吗?该不该有个质量标准呢?

最好这些事很难吗?不难,但有一点难度,有个中学毕业生培训一番就可以做了。一家一户设这么个人才不容易,这就回到集体经营的话题来了。

过去也有突出个性的办法,那就是用价格来表现。这可以用在绿豆花生上,我的绿豆好价格就高,不降价不还价,爱买不买。日子长了就知道这个“老头儿”的货最好最值。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集市,来的都是常客,能够培养大家的观察力,能够考验你的坚持力。用在草莓上不行,上午卖不出去下午就毁了。

总之还是需要有个组织有点规模。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或者联营社都行。订个质量标准,比如不用禁药和激素,不加色素和膨大剂等。个头大小也要有标准,过去国光苹果的一级品是“无疤无伤,果形端正,四个一斤”,现在也可以为红枣鲜枣定为“无烂果一斤xx。最后还得为您的果子定个名称,例如“刘家峪鲜枣”“王家沟草莓”等。这还不是商标,不要定的太复杂,否则容易被人挪作商标去注册。如果不是远销的商品,这种个性化方式也可以应付。如果要远销,要获得较好的效益,那就要用更深度的知识产权方式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