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赣菜喊了多少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有识之士就振臂高呼,喊出了振兴赣菜的口号。笔者于2002年在中国烹饪联合会主办的《餐饮世界》第九期刊物上发表了《如何让赣菜火起来》的长篇文章。从进入本世纪后,有关振兴赣菜的种种文论,断断续续见诸于报端。虽气势不虹,但从未止声。就整体而言,有些意见是很好的。但是,在众多论述中,似乎忽略或缺少了两方面的关键内容:一是赣菜的特色和亮点,是怎样准确定位,以明正身的;二是打响赣菜品牌,是如何通过精美策划和文宣运作,对赣菜进行全方位、立体型崭新包装,耳目为之一亮的。前者是指赣菜的文化个性,包括它的归属、特色、内涵和主攻方向。后者是指赣菜的文化魅力,包括紧扣市场脉搏,以怎样的思路和举措,让赣菜品牌在众多菜系中,脱颖而出,声名显赫。若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则振兴赣菜的工程就会误入表面化和形式化的事倍功半的惯圈,甚至陷入某些盲区,导致错失振兴赣菜的最佳时机。最常见的怪圈就是走趋同化的现象。具体地说,就是把“创建名店、烹出名菜、造就名师”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抓手,加以认知、宣传和考量。 振兴赣菜,一定要突出一个“赣”字,极力规避似赣非赣的模糊状态,才能走上非同凡响的振兴之路。 风好正待扬帆时 当前,振兴地方菜系,可以说正处于千帆竞发、风鹏正举之时。我国餐饮菜系,从最早的川、鲁、粤、淮四大菜系,到后来的川、鲁、粤、淮、浙、湘、徽、闵八大菜系,它们在我国餐饮烹饪行业一直独领风骚。其他诸如鄂、黔、滇、豫、晋、赣、吉等的地方菜系,都在急起直追,跃跃欲试,锋芒显露,由此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议好评,曾一度传出了十八大菜系之说。在这股浪潮中,赣菜自当不甘落后,也不遑于追赶之列。近十年来,赣菜的主流和代表地域——南昌餐饮业始终站在振兴赣菜的最前沿,活动频频,招数连连,扛着大旗,引领前进。 如今餐饮业的势态,可以说是劲风正吹待扬帆。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江西红土地要成为美丽家园。美好宏图的核心是“美”。美在哪里?怎么美法?用一句话来概括“美”的内涵,就是要实现人文自然的和谐“美”。涵盖低碳绿色、生态环境、生活品质、健康长寿、综合素质等方方面面。其中任何一项都离不开饮食,尤其是关系人文方面的几项指标,关联度和依存度更高,几乎在一程度上,能起到触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我们要打造美食的标准是什么?基本标准应该是:既要做到口味好、特色浓,又要具有低碳、绿色、安全、营养、保健的功效。让人在品尝美食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又能获利精神层面的文化享受。如果没有后者的功能,只是一个半成品,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美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赣菜在很多地方具备这些美食特质。这些特质正是我们振兴赣菜、打响品牌的最好条件和最大优势。“善战者,胜于易胜之地”,我们何不借势而用,顺势而上,今朝不兴,须待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