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与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导引出许多奇闻趣事,经典故事。 在浙江金华,与火腿齐名的当推金华酥饼。相传,唐代开国功臣程咬金当年迫于生计,在金华开了一个做面饼的小摊。一次面饼做得太多,程咬金就将面饼放在火炉边过夜。谁知面饼经过一夜烘烤,馅里肥肉油外浸,晶莹闪光,变成黄黄的外壳,吃起来酥脆可口,满嘴余香。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金华酥饼。 如果你到黄山旅游,不妨品尝一下“徽州毛豆腐”,因为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关连。据说,朱元璋幼年在一家财主家做苦工,白天放牛,晚上还要和长工们一起为财主推磨做豆腐,后来被财主辞退,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食不果腹。那些长工们十分同情朱元璋,每天偷了饭菜和鲜豆腐藏在草垛里,让朱元璋悄悄取食。一次,朱元璋去外地乞讨,几日未归,回来后,发现豆腐上长了一层白毛,但饥饿难耐,只好煎了就食,不料清香扑鼻,可口异常。朱元璋做了反元起义军统帅后,一次率十万大军途经徽州,令炊厨取当地溪水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从此,油煎毛豆腐很快地徽州流传。 豆腐还是清朝乾隆皇帝每日必食之品。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访至杭州,天色已晚无客店住宿只得进一户人家求些热汤热饭。主人见乾隆被淋得狼狈,十分同情,便将仅剩下的一个鱼头和一块豆腐装入砂锅烹饪招待他。乾隆食后甚觉味道鲜,心中极悦。于是赐这道菜名为“鱼头豆腐”并为那家主人题写一幅字。从此,这家主人专营“鱼头豆腐”,一时名声大震,享誉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