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制作技艺起始于煮海为盐,又叫煎盐,一步步发展为晒盐和塑苫结晶。煮盐生产从汉武帝时起,到宋代,煎盐技术已很成熟。到明代,由板浦盐民丁永创建、朝廷重臣徐光启推广的砖池晒盐走向海盐生产的前台。后来发明的塑苫结晶改变了靠天产盐的历史,实现了稳产高产。淮盐晒制技艺是我市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省文化发展规划中江苏沿海文化带中重点保护和建设的项目,2009年成功入列省“非遗”保护名录。
这些年,江苏金桥盐化集团对淮盐晒制技艺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投入10亿元,建设占地3万多亩的永久性淮盐生产基地,投入8亿元在灌云燕尾新城建设占地2000亩的淮盐文化生态博览园,建立和培养了一支300多人的传承人队伍,组织专家整理和挖掘淮盐文化遗产,编写淮盐文化系列丛书《淮盐文库》,并成立了全国首家淮盐文化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