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品界 老字号 查看内容

淄博老字号生存状态:400家老字号只两成幸存

2014-2-28 12: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0| 评论: 0


  近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发文称,为保护和传承老字号,决定对各地老字号发展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老字号企业数量、分布及营业收入等基本情况,老字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

  加之此前,因“主席效应”而被人所熟知的老字号庆丰包子铺的火热,使得传统老字号企业再次闯入公众视野。

  那么,淄博的老字号品牌企业现今的状况如何?以老朽之躯面对时代发展的凶猛之势,老字号如何寻求一条生路?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周村烧饼”、“王村醋”、“仁德茶庄”等淄博老字号企业,或可管中窥豹,以期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版文/图 记者 张亚军

  400家老字号只有2成幸存

  建国初期,淄博市拥有老字号企业400余家……在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六七十年代的文革以及八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浪潮三次比较大的冲击后,幸存者不足20%。

  “老字号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文化的积淀与见证,更是一笔亟待挖掘的品牌财富。”2月14日,位于周村区站北路的仁德茶庄内,牛志卜用这样一句话,诠释了自己心目中的老字号。

  作为淄博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老字号企业,仁德茶庄的历史并非最长,名气并非最大,然而身为仁德茶庄第二代掌柜的牛志卜却并不以此为意,“能将‘仁德茶庄’这块招牌保留至今,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仁德茶庄的创始人,是牛志卜的父亲牛俊海。1946年,学徒出身的牛俊海在周村大街创立了仁德茶庄,遵循着“以仁牟利,以德待人”的经营之道,仁德茶庄很快就在竞争激烈的周村市场上站稳脚跟。然而公私合营的大潮袭来,仁德茶庄的牌匾被收走,牛俊海也成为文革时期被批斗的对象。

  改革开放后,割舍不下对于“仁德”精神的情愫,已经75岁高龄的牛俊海决定重操旧业,重开仁德茶庄。然而,由清末翰林大学士冯恕题写的“仁德茶庄”牌匾,此时却在当时的百货批发站食堂中被用做面板。

  “如果当时没有我父亲克服种种困难重开茶庄的想法,可能这块牌匾一辈子只能做面板了,今天的老字号仁德茶庄也就不存在了。”虽然此事已过去多年,如今望着高悬于茶庄门前的牌匾,牛志卜的言语中仍然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2010年,仁德茶庄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茶叶老字号。经过近70年的发展,如今的仁德茶庄已经在南方拥有了自己的茶厂,并在淄博发展到16家连锁门店,发展势头良好。

  然而,并非所有的老字号都如仁德茶庄般幸运,能从食堂面板中起死回生重新成为一种历史符号。在滚滚前进的历史大潮中,淄博的老字号有传承,有发展,然而更多的则是凋敝,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彻底消亡。

  公开资料显示,建国初期,淄博市拥有老字号企业400余家,涉及餐饮、医药、食品加工、照相、丝绸、工艺美术和手工业等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村、博山、淄川等地。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有以聚乐村、石蛤蟆、三友饭庄为代表的餐饮业,以周村烧饼、清梅居、景德东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万春堂、天和堂等为代表的医药行业等。

  然而,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字号目前留下来的不足20%,而经过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更少,只剩下周村烧饼、仁德茶庄、清梅居等11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