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文化 酱文化 查看内容

大慈阁酱菜

2012-8-6 22: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78| 评论: 0

  大慈阁酱菜始出于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创始人是保定腰山王氏庄园第一代主人王锡衮。大慈阁酱菜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酱菜之一。
  明崇祯十一年,王锡衮开始了在多尔衮军中的生活,经过他的努力很快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高级将领,无论他是普通士兵还是以后的高级将领,始终都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为便于行军携带王锡衮经常自己腌制酱菜,供自己和将士们食用。
  清顺治四年,王锡衮受封于腰山定居,从此王锡衮带领族人开始经商,他们创办的“和”字号遍布全国,同时他们也把自己腌制的酱菜也一并通过“和”字号销往各地。由于王锡衮为人宽厚又深谙商道,“和”字号的生意如日中天,但王锡衮却始终保持着乐善好施和纯朴节俭的生活习惯,他平日以素食为主,每日把酱菜作为自己用餐的主要菜品之一。
  清乾隆三十年,乾隆出巡至保定,特到彼时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观视。时值天气热燥,在用膳时乾隆皇帝食欲不振,这时王氏族人将自己腌制的酱菜呈上,乾隆食后甚喜,并对该酱菜独有的甜、咸、嫩、脆的口味大加赞赏,遂钦点王氏族人腌制的酱菜为宫廷御膳。
  乾隆皇帝去位于保定府的大慈阁上香时,特将该酱菜作为素斋赠与僧众。自此,腰山王氏庄园的酱菜名声大振,世人逐渐把该酱菜称为“大慈阁酱菜”、把该酱园称为“大慈阁酱园”。大慈阁酱园腌制酱菜这个传统历经数代一直延续至今。每年他们都要带着自己腌制的酱菜到位于保定城区内的大慈阁进行布施,年复一年……
  历史上记载的乾隆御题棉花图,该棉花图便是由当时的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此次观视王氏庄园棉行的生产、纺织和加工为背景组创而出的。
  大慈阁酱园购进原料,务求精良,不惜重价。如收购小红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符合质量、规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购韭菜花,则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籽、花铃。但收购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这等原料制成的成品,质优则无柴,食之无渣滓。
  大慈阁酱园为保口味纯正,在售卖时要求严格,酱菜要存放在酱缸内,售卖多少出缸多少,从出缸到顾客手中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经过精心酱制的大慈阁酱菜营养丰富、品种众多,有大慈阁酱包瓜、大慈阁酱八宝菜、大慈阁酱黄瓜、大慈阁酱子萝、大慈阁酱地露、大慈阁酱五香疙瘩头、大慈阁酱花生仁等三十个品种。
  数百年来大慈阁酱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风味的优良传统,又逐步吸收南方酱菜特长,形成自己独有的生产工艺,始终传承着大慈阁酱菜既有的老辈子口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