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严建广摄影报道)近日,本报《荷塘鱼饼拟申报非遗》报道出来后,引起社会人士,尤其是饮食界的关注,是不是所有特色饮食都可以申遗,记者为此走访了相关人士。 有5项“非遗”特色饮食 记者从江门市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江门市共公布了两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40项名目中,有5项与饮食有关,分别是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古劳酱料制作技术、古井烧鹅、广合腐乳和外海面制作工艺。而且,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已经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江门市正在进行第三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又有马岗鹅等与饮食有关的项目加入申报,荷塘鱼饼、荷塘冲菜等项目也表达了参与申报的意向。 “地方特色美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不少见。”非遗中心工作人员说,“关键是这种特色美食是否具有100年以上历史,有独特技艺、文化内涵等。”据记者了解,在国内,其他地方的一些特色饮食不仅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甚至还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如西安牛羊肉泡馍、冠云平遥牛肉就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饮食声名远播 新会古井恒益烧腊行的老板吕成耀告诉记者,古井烧鹅通过申报非遗,历史文化内涵被挖掘出来,“有人甚至说北有全聚德烤鸭,南有古井烧鹅。”他说,“名气也有了,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中心专家认为,进入名录后,传统手工技艺将得到很好的传承与保护,其保护传承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开展,打响特色产品文化品牌。此外,政府部门还将对进入名录的项目进行经费扶持,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相关专业人员、建立传承基地等方式,成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之牌。江门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非遗评选的是特色饮食的制作技艺,而不是产品本身,比如说新会陈皮制作工艺是非遗项目,而不是新会陈皮是非遗项目。”这位负责人表示,“否则,非遗名目就成了美食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