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文化 查看内容

美食家:多好的材料却做了马桶(二)

2015-4-20 19: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48| 评论: 0

  巴国出诗酒,布衣傲王侯。当今花花世界,林立层层高楼。赫赫称"王朝",巍巍号"帝都",攀龙附凤,夸富斗奢。此间独树一帜,自命"巴国布衣"。顾名思义,返璞归真,淡泊平民意识,坦荡大众襟怀。重续古代布衣菽粟之交,愿与现实普通百姓共尝酸甜苦辣也。
  耐人寻味,诱人问津:牧童遥指何处?诗人夜泊谁家?几位狂客长安醉卧?哪路游侠易水悲歌?才女当垆,柜台座落是南是北?文豪掌灶,东坡菜谱或假或真?问西山遗迹,雪芹赊酒于何处村肆?询浦江闹市,达夫赏饭于哪座餐厅?风雨飘摇日,咸亨店把盏论当世。草莽呼啸时,浔阳楼醉笔题反诗!岂不闻官逼民反,奔上梁山,必经之路亦是蓼儿洼外水亭酒家。再回想润芝先生尚是布衣之时,酹酒黄鹤,潦倒野店,手中无权只有杯;杯中物可是四川烧酒?下酒菜可是湖南辣椒?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清真太牢馆,素食菩提居……皆弹丸之地,而容量似海,岂仅是充饥解馋饕餮场所。多少忧国忧民之心,至善至美之情,大彻大悟之思,往往流露于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间。堪称志士仁人凝聚处,传世文章催生床!
    今夕何夕?共览辉煌。盛世无饥馑,举杯庆太平。民间谑语笑谈:革命就是请客吃饭,饭店与革命休戚相关。处世如同酿酒,灵活才好勾兑;开店经营烹饪,死板怎进油盐?巴国改革,布衣变通。不拒大款光临,更须公款吃喝。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各级公仆到此与民同乐。旧时茶坊休谈国事,今宵饭店多讲国情。维国情之特殊,国粹之宝贵,国学之深厚,国人之幸福,国菜之可口。满腹油水与满嘴道德并不矛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照此调和。祝酒唱赞歌,接二连三,勿忘十亿老百姓;猜拳看主流,吆五喝六,突出"九个好指头!";微微挑剔,限于指摘壶终日月;淡淡诙谐,无非化入皮里阳秋。酒醉心明白,大事不糊涂。登山咏山,下海吟海,入官场则打官腔,开饭店则编饭局。三句话不离本行,四言诗尽说肴馔。乍听非常无稽,细思可能有理。
    如此洋洋洒洒800字,近乎于文字杂耍,直到看客们眼花缭乱,哈喇汁横飞,卖弄到了最后,"鬼才"先生才终于像川剧里面"变脸"似地撕下了"鬼面",震耳欲聋地疾呼--人类不灭,餐饮不朽,川菜万岁,饭店千秋!万事皆目,吃饭是纲,酒醉饭饱,纲举目张!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敢情咱们母语如此伟大,可以将进食和排泄写成如此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檄文!敢情连进食是如此的神圣不可侵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来斯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变成一只酒囊饭袋--酒足饭饱,不醉不休;生命不息,吃喝不止!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家,但他们大量关于"吃"的文字,无非是用语言的游戏和象形文字的张力来缅怀和延续味觉的快感。美食家们喜欢自称为"老饕",这个"饕"字,从构词法上看,是"嚎叫"(古汉语"号"为"號",和"嚎"相通)加上"刨食",快乐得边吃边嚎。我们可以想像,这些美食家们就像"反刍"一样,一边写,一边咂吧着嘴巴,一边唾液汹涌,哈喇汁呼啸而出,跟吃饱了的八戒一样引吭高歌。始终没有跳出口腔阶段,始终找不到一个理智地看待中国食文化的美食家,更谈不上美食批评家了。
    所谓美食家,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帮才华横溢的酒肉之徒!如果说古代美食家沉醉于进食,在刨食之余意犹未尽,写出一些曼妙文章(因为写食没有风险),用语言的游戏来追忆和延续味觉的快乐,我觉得还情有可原,他们毕竟没有受到现代教育,没有现代意识,所谓 "生态平衡"、"食物链"、"环保"、"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概念闻所未闻。他们毕竟是皇奴家仆,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口的最大功能除了山呼万岁,就是口腹之欲的通道和器官。人生何求?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苛求他们。
    曾经有一本《西红柿炒自己·作家食谱》的书,一帮半生不熟的作家随便拿出自己的几样菜谱和刨食心得就出版了。不由让人感慨他们真是精力过剩。
另外,我觉得把作家的鼎鼎大名、头衔、简历和动物、畜产品、内脏、下水、佐料并列在一起是不是很滑稽, 很有点后现代主义的味道。莫非这帮作家顾影自怜惺惺相惜--自己本身就是别人的一道菜。
    还有那个央视"天天饮食"栏目的主持人刘仪伟,天天在全国人民面前跳"锅边舞",一边唱:"爱厨房!爱厨房!我们爱厨房!"信誓旦旦地"把所有臭男人赶到厨房去!"害得我曾经屡屡被馋嘴的女友理直气壮地往厨房赶,言之凿凿:你们四川男人不就喜欢这个(做伙夫)吗?差点就说:你们就只能干这个嘛。做出来的菜还备受挑剔,你说冤不冤?影响多恶劣?
    而这个沈大侠,尽管出生于饥饿年代,毕竟还是拄着文明棍长大的。从他在各处媒体公布的简历上看,都称其在上海、广州和香港这几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分别生活超过10年时间,他似乎对此也是洋洋自得,潜台词是自己是见过世面的,是"吃"得开的。他还受过高等教育,做过记者、编辑等工作,在大陆、港台,城市、乡村之间来回穿梭。从他的文章看也算是学贯中西。我不相信沈老师看的书里面尽是莺歌燕舞和中西菜谱,我不相信沈老师在做记者期间耳濡目染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特好"。年近半百、重近两百的人了,还小资得不行,整天把自个儿捣撑得跟个新新人类似的:蛊惑仔似的山羊胡,嘴里叼着哈瓦那雪茄,居然还挤出蒙娜丽莎式的微笑,累不累呀。沈老师自己也认为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专栏文字,是"吃饱了撑的"的游戏之作,所谓"主义"、"思想"或者"文化",都是戏谑之词。也就是说,他明知其无聊,还无聊得津津有味,满腔热情,我更觉得悲哀--拿无趣当有趣,拿肉麻当职业,中国知识分子跌落到"知道分子"的水准,沈老师算是个典型。
    "魏鬼才"也是博古通今之鬼才,应该洞悉中国历史的吃人和食文化的帮凶。他所创作的川剧《潘金莲》,充满了对吃人历史的强烈控诉和人文精神的强烈诉求。他应该是个明白人。写《西红柿炒自己·作家食谱》那帮才华横溢的饕餮作家据检举也大都没有江郎才尽。我不相信他们的神经系统就仅仅停留在对味觉的条件反射上,我不相信他们的才华就仅仅停滞在对口腔的无限升华和上纲上线上,就算这些写食主义者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吞圣贤食",味觉畸形发达,遑论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难道他们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环保"二字也闻所未闻?吃得都跟螃蟹似地横着走路了,还要引领他人。看来美食家们真的是舍生忘死,身体力行,对大众言传身教,孜孜不倦,来实践着老子所鼓噪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好让别人也过着"天蓬元帅的幸福生活"。我只是担心,如果13亿人民都像那么吃下去,就是把960万平方公里都变成个大猪圈,都不够同志们来刨的。
    在"民以食为天"的语境下,即使是号称民族精英分子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如此拜倒在食物面前无法自拔,无法超出口腔快感的层次,将单纯为身体补充能量的"进食"行为无限地拔高,形而上地推上文化层面。我不知道这是文化的幸运,还是民族的悲哀。
    我现在对那些自诩为"美食家"的文人是深恶痛绝的。在一张张学问大家的画皮下面,是一副副多么无聊的帮闲嘴脸!所谓美食家们,就是用一个文化人的面具,掩饰了酒肉之徒的嘴脸,就像刽子手自称为"法律工作者",强盗号称"财富调剂师",妓女自诩为"人文关怀家"一样。从心理学上看,他们都是病人,饥民人格已经病入膏肓。我仰慕他们的才华,但憎恶他们把才华统统奉献给了吃喝拉撒--多好的一堆材料,却用去做了马桶! 
    那些一门子心思非要把吃喝拉撒往文化这个大水缸里面装的人,如果不能以知识分子那点仅有的所谓的技能以微言晓大义,而是将自己的兴奋点、才华和责任严格地限制在味觉之中、口腔之内、麻木不仁,还涂脂抹粉,四处蛊惑,以售其奸,就根本算不得"知识分子",只能添列"知道分子"的行列。在我看来,所谓"知道分子",不过是僵尸的博学而已。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文化人对于未成年人具有巨大的迷惑性,他们这样肯定会对芸芸众生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起到误导作用,甚至简直就是谋财害命。比如2003年春天,就有一家长春的酒楼开业时引用魏明伦的《题壁铭》,号召公务员到酒店"与民同乐",大吃大喝。
    写食主义者如此吃下去,迟早会出问题,无论是食文化的味觉追逐,还是食文化的礼仪,都会有意无意地酿成灾祸。譬如白蛇娘娘,迫不得已喝了许仙的"雄黄酒",露出原形,毁掉了一段经典爱情。《圣经》里也有个故事,提奥法吉教派曾经为他们到底吃了什么进行过一次辩论,结果是五百人被杀,而答案至今不得而知。中国历史上还发生了大量的吃人惨剧,美食家们也不是不知道。
无论如何,吃饭就是吃饭,将它无限拔高,让食物成为人膜拜的对象,将口腹之欲升华为文化精粹,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故作糊涂,要么就是食令智昏。我就不相信,在大快朵颐之时,谁能够想到什么"文化"?那都是扯淡,麻就是麻,辣就是辣,饿就是饿,馋就是馋,何必非要立个什么牌坊,欲盖弥彰地掩盖自己的恶习!在我老家那样一个小城市,在8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那时的老板就已经打出了"当温饱成为过去,人们必将开始新的追求"的广告语。我觉得他的境界比这些美食家都要高。
    古人云:"君子远庖厨"。我认为是非常深刻的。伪大师余秋雨曾有高论,大意是,如果一个男人能够在厨房里心平气和地待下去,那么他就心态平和了。的确,厨房里都是一些琐细之活。需要不温不火、慢条斯理。特别在做菜的时候,更要聚精会神、剥茧抽丝,否则一不留神,就可能做成"乱炖"(东北名菜,以制作随意,味道古怪闻名)。我的看法是,如果一个男人能够在厨房里留连忘返、不能自拔的话,他也就委琐了。最优秀的也就不过成为"天蓬二世",成为全国家庭妇女的偶像和男人们的"呕像"!
    当年毛泽东曾经有著名的"三不谈":"不谈吃,不谈钱,不谈女人。"即使打下了江山,住进了中南海,毛泽东还是几十年一直保持着一个农民般的质朴口味,饮食非常简朴,从而将自己的兴奋点始终保持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与天斗……其乐无穷"、"持续革命"等等万丈豪情之中。(摘自李波《吃垮中国——口腔文化的宿命》光明日报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