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食品界 老字号 查看内容

宁化府老陈醋 醋业文化

2012-7-31 17: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93| 评论: 0

    说起宁化府的益源庆醋,太原的市民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宁化府醋以色泽鲜亮、甜绵香酸,是三晋的名醋之一。就在那条称为宁化府的小巷,昔日市民每日清晨排大队买醋的盛况,逢年过节 复杂喧嚣的场景曾是太原市民的一大景观。太原市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太原市桥头街宁化府60号,是一个具有62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益源庆”即是该企业的字号,也已成为山西省的著名商标。

    “益源庆”公司下属有两个分厂。总厂为前店后厂,即宁化府老店。现占地面积为1159平方米,修建面积为2266平方米。
                                                                         山西老陈醋,陈醋,宁化府,益源庆,保健醋
    据太原市文物局考证,“益源庆”始创于1377年。原系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晋恭王朱棡庶五子朱济涣1410年为宁化王时的王府作坊。关于“益源庆”店名的由来,据“益源庆”解放前传承的最后一任掌柜张映瑀兼制醋师傅回忆,在15世纪初,古老的并州城有一狭窄的小小巷,小巷里有一家小店铺,店主领着几个小长工以帮人磨面、酿酒、制醋为生。店主为了使小店生意兴旺,特为本店取名为“益源庆”。“益”乃收益利润,“源”为源源不断,“庆”乃庆祝之意。合起来寓意为:期望该店买卖兴隆,财源不断。

    1410年收归宁化王府后,益源庆成为专门为王府磨面、酿酒、制醋的作坊,并日益发展壮大。据本公司现存的一具当年蒸料用的铸有“嘉庆二十二年七月吉日成造”字样的铁甄揣测,早在1817年益源庆已具有了日产醋300余斤规模,为山西最大的制醋作坊。

    据“益源庆”最后一任掌柜回忆,民国前“益源庆”的股东仍是姓朱的,朱家除开有“益源庆”外,在太原还开有“大小买卖社”、“意合”、“复合”、“天庆城”等字号及部分房产。“益源庆”的掌柜为赵二,负责经营磨面、酿酒、制醋等主业,兼营酱油、酱类、油类等副业,在太原市享有盛誉。产品称为官礼陈醋,当时已成为达官显贵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上流社会名人青睐。直至民国时期,太原市的阎锡山属下的八大高干及山西晋剧名流丁果仙、丁巧云府上长年食用“益源庆”的醋,由店长工定期挑篓送到府上。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朱老太爷(榆次山庄头人)已死,朱老太太及其三子一女(即朱骏图、朱二、朱三、朱凤英)维系朱家买卖“益源庆”。仍以磨面、酿酒、制醋为主,当时有大掌柜李富恒、二掌柜申令喜、三掌柜靳安民。“益源庆”由大掌柜一人管理。尔后,由于朱家老大、老二吸烟土成瘾,终日挥霍,朱家买卖败落,于是1943年,“益源庆”在濒临倒闭的景况下,由“益源庆”解放前的最 后一任掌柜张映瑀寻得榆次丁永义、刘世忠、王支荣三人合资将“益源庆”买下,在原址重操旧业。从此,“益源庆”在以朱家为股东的年代,在阅历了由弱——强——弱的历史过程后,结束了由朱家所有的历史使命。由掌柜张映瑀、安守芳、石化明共有经营的“益源庆”再度复苏,日产双醋300余斤。实行了自产自销,保质保量,保退换、保顾主吃完不坏。由于他们重质量、保信誉,颇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行销京、津、沪、西安等地,小店知名度声名远播。产品也由此被消费者称为宁化府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