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与饮食方法(子午流注的应用) 文/矫继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人类,随着对健康的追求而不停地改善着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养生,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了。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有规律,人类因大自然的规律而形成了自己的生存规律,违者多疾患,顺者享寿康。古人将此称为“天人合一”。在这个基础上,古人又在四时(季)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情志养生等诸多方面总结出了极具价值的经验。 一、认识“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中,我以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用于针灸中,取穴方法之一的“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中国古典时间医学,应用的是古代干支(天干、地支)计时法。 其学说根据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循行时,盛衰开阖的不同,而以十二经的肘膝关节下特指的五俞穴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的变易来取穴。以调整五脏六腑的阴阳,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在相关的生理及病理中,许多时间节律现象均属其理论范围(《扁鹊八十一难经》的第六十八难中,以河水自源始发,而百川归海的形象比喻,描述了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状态)。 在子午流注学说中,人体气血按一定的时序循行,有规律的如潮涨潮落,在十二经脉中表现出周期性。其中,子午是干支的总称,表示阴阳的消长;流注则表示人体气血的流行,有如流水的注灌,由子至午(23:00—次日11:00),由‘午至子(11:00—晚23:00),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而复始,流灌全身。 五脏、六腑与时辰和十二经的对应关系表
为求经济快捷,古人将子午流注的法则用于药、食和药膳。 例如:一昼夜的子时至卯时,恰似一年中的冬至到春分,由于是阴消阳长的时期,所以服食益气的温性药或食物,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午时至酉时,恰似一年中夏至到秋分阶段,为阳消阴长之际,服用养阴的药或食物效果最好。皆因子时—阳生,午时—阴生,顺其自然之故。 二、用“时空”理论养生——子午流注与人体的关系 子时,足少阳胆经打开。胆的生理功能:①贮存和排泄胆汁;②参与食物的运化与代谢,这是一条多气少血的经络。子时,人体用睡眠来升起阳气,以保障第二天生命活动的使用。 丑时,足厥阴肝经打开。肝的生理功能:①肝主疏泄;②肝主藏血,这是条多气少血的经络。丑时,深入的睡眠使身体做好吐故纳新的准备,以保障第二天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 寅时,手太阴肺经打开。肺的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宣发和肃降;③肺主通调水道;④肺朝百脉;⑤肺主治节,这是一条多血少气的经络。寅时,良好的睡眠保障了全身的宗气,肺调整好全身气机,满足第二天的各种生活行为。 卯时,手阳明大肠经打开。大肠的生理功能:①传化糟粕;②吸收多余水液,把食物残渣变成大便排出体外,这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卯时,起床,排出昨日进食后的食物残渣大便。排便不畅或有便秘的人,在卯时用通便的药,可以事半功倍。 辰时,足阳明胃经打开。胃的生理功能:①受纳;②腐熟水谷;③胃主通降,这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辰时,需要进食,补给能量。有胃病的患者,辰时餐后用治胃的药,事半功倍。 巳时,足太阴脾经打开。脾的生理功能:①脾主运化;②脾主统血,这是条多血少气的经络。巳时,有糖尿病的患者吃一点加餐,可维持血糖的平稳。 午时,手少阴心经打开。心的生理功能:①心主血脉;②心藏神,这是一条多血少气的经络。午时,应休息一下,给心脏以缓冲、减负。 未时,手太阳小肠经打开。小肠的生理功能:①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这是一条多气少血的经络。未时,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可帮助小肠的运化,促进排泄。 申时,足太阳膀胱经打开。膀胱的生理功能:①贮尿排尿;②与肾携手,完成气化功能,这是一条多血少气的经络,是人体最长的一条阳经、人体的小太阳。注意保暖膀胱经,是保有人体阳气的一条捷径。申时,应补充适量的水分,帮助机体排毒。 酉时,足少阴肾经打开。肾的生理功能:①肾藏精;②肾主水;③肾主纳气,这是一条多气少血的经络,是人体的先天之根,又是人体阴阳二气的发源地。酉时,可用滋补肝肾的药物,培补先天之根,可事倍功半。酉时不要劳累,不提重物。 戌时,手厥阴心包经打开,人体的阴气之母巡行于体内。戌时,要放松身心,休闲愉悦,有利于畅通全身的六条阴经。 亥时,手少阳三焦经打开,人体的阳气之父巡行于体内。亥时,要心情恬淡,准备休息,为迎接第二天的太阳做好准备! 三、用食物的“性、味”养生——平衡人体阴阳 其实,人所有的病症,根源均离不开肝、心、脾、肺、肾,这五大循环系统的范畴。只要适时、适量地运用好食物的“性、味”,调平五脏的阴阳,人自身的机能就可驱除疾病,延缓衰老! 1.食物的“性” 中医学认为,食物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的若干特性所决定的。随着年龄的递增,人体的脏腑功能递减。我以为,老年人在饮食上应多选平性的食物,适度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少吃寒凉性的食物。 (1)平性的食物:如大米、黑豆、黄豆、玉米、山药、花生、菠萝、无花果、蕃茄、木耳、香菇等。 (2)温热性的食物:如糯米、白面、蚕豆、豆油、酒、姜、葱、韭菜、辣椒、香菜、龙眼、荔枝、大枣、白糖、红糖、牛肉、羊肉、鹿肉、鲫鱼、海虾等。 (3)寒凉性的食物:如小米、荞麦、绿豆、冬瓜、茄子、黄瓜、荸荠、西瓜、菱角、葡萄、螃蟹等。 一般的讲,各种性的食物,除具有营养保健作用之外,寒凉性食物多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性食物多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作用。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苦甘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 2.食物的“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气味甘辛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 “味”是食物中的主要味道。中医学把它们称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并认为它与食物的“性”是一致的。由于食物有不同的“味”,便有了不同的功效。 酸味(包含涩味)有敛汗、止喘、止泻、涩精、缩收小便等作用。如:乌梅、山楂、山萸肉、石榴、柿子等。 苦味 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如:苦瓜、苣荬菜、苦杏、桔皮等。 甘味 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如:蜂蜜、饴糖、红糖、桂圆肉、面食品等。 辛味 (辣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咸味 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蛰、龟肉等。 淡味 中医学把它归属于甘味范畴,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如:西瓜、冬瓜、茯苓、玉米芯、黄花菜等。 对食物而言,五味之外,还有“芳香”的概念,这是针对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的作用而言。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如桔、柑、佛手、香橼、芫荽、香椿、茴香等。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 总之,凡气味甘辛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所以人们要根据它们不同的作用来使用,从而调和其气,始之归于和平。 四、建议开发老年人的保健食品、休闲食品 1. 保健食品类 ① 开发海洋类保健食品,帮助老年人滋养阴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分类 |